欣美网 | 欣美网小编时间:2021-10-26 11:29:02阅读:741
三叉神经疼痛发作的部位,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疼痛绝大多数(98.9%)为一侧性,少数(1.1%)为双侧性,以一侧第二、三支分布区疼痛最常见,其次为第二或第三支分布区疼痛,单独第一支分布区疼痛少见。
三叉神经疼痛性质和程度 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被认为是“折磨人类最残酷的疼痛”。
部分患者甚至有以自杀来解脱的念头和行动。
多在40岁以后发病,国外报道男性发病比女性少,而国内大多数报道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也有报道男女无明显差异。
三叉神经疼痛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吃饭等活动,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擦颜面以致皮肤异常增厚、粗糙、眉毛脱落,表情极其痛苦,常伴有面肌和咀嚼肌阵发性痉挛,即“痛性抽搐”(TicDouloureux),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和普及,CT和MRI在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对发现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如肿瘤压迫、炎症等有着突出的优势。
但CT不能显示压迫神经的血管,而常规MRI虽能凭借流空现象显示较粗的血管但对细小的血管显示较差,因此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常规MRI检查结果多为阴性。
血管造影(DSA)能直接显示迂曲的血管影及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病变,但不能显示三叉神经,也很难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随着核磁共振检查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如增强薄层三维体积扫描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三维预磁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发现压迫三叉神经的肿瘤,而且能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能够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肿瘤性病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克服了CT、常规MRI、DSA等的缺陷,对明确诊断和指导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