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美网 | 欣美网小编时间:2021-10-26 17:01:14阅读:298
「抽牙神经」「杀牙神经」这些词汇一定为牙痛专业户们所熟知,因为听上去简单粗暴,易于理解,当然,也有点恐怖兮兮。
但如果说出「根管治疗」这个名词,普通人十有八九不知所谓。事实上,根管治疗正是俗语中「抽牙神经」的专业说法。
解释根管治疗也许有点困难,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粗暴的「抽牙神经」谈起。
其实,每一颗牙齿的中央都存在一套管道系统,管道里面充盈着一种叫做「牙髓」的组织,它不仅包括神经,还包括血管、淋巴管等。
神经传递这颗牙齿的感觉,血管为这颗牙齿提供营养支持。
当牙痛发生的时候,相比负责营养作用的血管,人们肯定更在意同疼痛症状相关的神经组织,所以,根管就这样被人们误称为「牙神经」。
还有一个意义非凡的动词:「抽」!所谓的「抽牙神经」,就是把牙髓中的「牙神经」从牙齿中央的管道系统中抽走,从而让牙齿疼痛的感觉消失。
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连传递痛觉的神经都被抽走了,牙齿自然就不痛了呗!
但是,根管治疗的定义不会像前面所说的那么简单,「抽牙神经」只是根管治疗复杂操作程序中的关键一步。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牙痛都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也不是所有接受根管治疗的病人都是因为牙痛。
简单地说,只有引起了或存在极高风险会引起牙髓不可逆的病变时,才适合进行根管治疗。
因为牙髓是包裹在牙齿硬组织内部的软组织,血液供给较其他组织少,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很难在牙齿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发生感染,通过自然恢复,乃至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的可能性,都接近于零。
这个时候,我们只好采用物理的方法:
首先在牙齿面磨出一个通道,使用器械把根管内感染组织去除干净;
消毒之后,再用密封材料将根管与外界隔绝开来,避免产生新的感染;
最后,再用树脂或者瓷等材料将牙齿的外形恢复起来。
当蛀牙从牙齿的表面渐渐深入内部,最后穿透硬组织,侵袭到牙髓,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时,多半牙髓已经受累,即发展成「牙髓炎」。
对不起,这时再怎么吃药都没用了,赶紧去医院就诊是*好的选择。
当然,也有人意志坚强,一直挺到牙齿疼痛症状不那么难以忍受,患者自以为是牙髓炎「好了」,但正如前面说的,牙髓的感染很难自愈,这时候,只是病症进入了慢性阶段,同样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发展成慢性牙髓炎的患者,如果还是继续拖延,牙髓就会从炎症状态变成坏死组织。慢慢地,原先乳白的牙齿颜色会渐渐变黑,失去光泽。此时,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拖延症谁都有,有人在牙齿变色之后依然无动于衷,终于,咬东西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牙痛。有人还会在病牙的牙龈上发现脓包或脓点。
这个时候,牙髓炎已经进展到牙髓坏死以及牙根周围组织的疾病了,能不能保留患牙就看你是不是可以马上出发拜访牙医了!
前面讲的三种情况实际上是「蛀牙——牙髓发炎——牙髓坏死——牙根周围组织的疾病」随着时间迁延病情发展的过程。
蛀牙如果只是发生在牙齿外层,只需要补牙;一旦造成牙髓病变,可能就要「抽牙神经」了。
还有一些其他造成牙髓病变的情况,比如牙齿折断、牙齿出现很深的裂纹、补牙等材料的刺激和一些患者自发性的因素,通常也需要实施根管治疗,来保存患牙。
有时候,牙齿的牙髓可能依旧是健康的,但是因为某些治疗的需要,牙医依然会为患者行根管治疗。
比如四环素牙,患者在牙齿内漂白治疗前应先做根管治疗;又比如患者在行修复治疗时,作为支撑的健康牙齿不得不磨除一部分牙硬组织,但很可能已经激惹到健康牙髓,那么须先进行牙髓治疗。
成功的根管治疗之后,牙髓的感染以及再感染的风险下降乃至消失,第一感觉就是不会再感到疼痛。
此外,根管治疗可以尽可能保存牙齿,虽然这颗牙齿最终失去了牙髓,但它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发挥作用,包括咀嚼、发音、美观。
更重要的是,它是你自己真的牙齿,而不是假牙。
首先,根管非常细小,而且变化多端,每个个体,每个牙齿都不一样,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因此治疗难度很大。
所以,有时候会出现病情的反复,需要根管再次以及反复治疗,最坏的情况是,牙齿感染最终无法很好控制,不得不在耗费了人力物力之后选择拔除。
其次,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因为没有牙髓提供营养,牙齿会变得相对脆弱,于是一般会建议患者在痊愈之后用金属、烤瓷或全瓷的牙冠保护起来。
再次,根管治疗的时间成本高,一般需要治疗两次或以上,这就需要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尤其是在国内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之下,患者非常多,医患之间若能默契配合,可以为治疗的成功打下基础。
最后,严肃地说一句:随着更加广泛的口腔医学知识的普及,希望根管治疗这个词有一天可以替代「抽牙神经」,粗暴的词语听上去总有点不够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