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美网 | 欣美网小编时间:2021-11-07 12:26:02阅读:304
牙周炎的病因是什么正确治疗牙周炎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时达高峰,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牙周破坏的牙已被拔除。
失牙是未经治疗的牙周炎的最终结果。
现在一般认为牙周炎占拔牙原因的30%~44%,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
但多数成年人罹患的牙周炎为轻到中度。
重症者仅占人群的5%~20%。
仅有少数人的少数牙位呈现阶段性的活动性破坏,极少数部位发生快速进展。
最易受累的牙位是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
偏嚼习惯(15%):它可以使废用侧牙齿表向堆积大量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引发牙周病。
同时惯用侧牙齿可出现严重磨耗,造成塞牙,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职业习惯(5%):如补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时,习惯用牙咬铁钉、鞋针或线等,对牙体及牙周均有损害,如牙冠出现缺口或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纠正已养成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无牙周病的人,也应当戒除以上习惯,以免牙周组织受损。
牙周炎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
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偏食习惯(20%):它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的缺乏,导致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夜磨牙、紧咬牙(10%):它可造成牙齿的严重磨耗,加重牙周组织负担,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变加重。
咬嘴唇、咬笔、咬指甲、张口呼吸等(10%):这些都可加重牙周组织的负荷,还可使前牙移位,出现塞牙等症状,或使牙周组织原有病变加重。
吸烟习惯(25%):吸烟对全身骨胳都有影响,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个病变过程。
局部因素: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
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
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
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
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在大涎腺导管开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
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龈袋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
龈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邻面和舌面较多。
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盐。
龈下牙石主要是龈沟液和渗出物提供矿物盐。
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
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3、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
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全身因素:牙周病的发生,局部因素是主要的。
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发展中属于促进因子,全身因素可以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于患病,并可促进龈炎和牙周炎的发展。
全身因素包括有:内分泌失调、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量异常。
饮食和营养方面可有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缺乏或不平衡、营养不良等。
血液病与牙周组织的关系极为密切,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牙龈肿胀、溃疡、出血等。
血友病可发生牙龈自发性出血等。
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如苯妥英钠可使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某些类型的牙周病如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因而考虑有遗传因素。
总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在治疗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因素的消除,也要考虑到全身的状态,以便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